中国食品添加剂

China Food Additives

前沿资讯

协会活动

专论综述

  • 国际防腐剂市场及植物提取物防腐剂研究进展

    尤新;

    本文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食品防腐剂的消费量情况。指出植物提取物作防腐剂是国内外开拓食品防腐新领域的研发热点,并介绍了几种我国正在研发具有防腐效果的天然植物提取物。

    2008年01期 No.8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71 ]
  • 新型功能性天然色素—茶色素

    葛尧;陈文伟;贾振宝;蒋家新;

    茶色素是茶叶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防癌抗癌、防紫外线照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龋护齿等多种药理功能。本文综述了茶色素的生理功能、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2008年01期 No.86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99 ]
  • 二肽甜味剂—纽甜

    余海星;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纽甜的发明?理化性质、使用特性和工业应用等。重点介绍了纽甜的功能特性以及在食品和其它行业中的应用。

    2008年01期 No.86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4 ]
  • 悬浮果粒酸奶饮料稳定剂配方的研究及产品市场前景

    蒋明利;

    果粒(以黄桃为例)、牛奶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成功新型悬浮果粒酸奶饮料,对加工过程中稳定剂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稳定剂的最佳配方,研制出风味良好的、营养丰富的、时尚的新型悬浮果粒酸奶饮料配方以及生产工艺。并对此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2008年01期 No.8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6 ]
  • 抗菌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赵文秀;徐学明;

    抗菌酶主要包括两大类:溶菌酶和氧化还原酶,其中溶菌酶包括细菌溶菌酶和真菌溶菌酶,氧化还原酶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乳过氧化物酶和髓过氧化物酶。本文结合对细菌和真菌细胞壁的结构特征就新型的防腐剂——抗菌酶的抗菌机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综述,并指出应用抗菌酶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也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设想。

    2008年01期 No.86 62-6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1 ]
  • 现代萃取技术及应用

    李昌文;

    对超临界萃取、微波萃取、超声波萃取、超高压萃取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叙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2008年01期 No.8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9 ]
  • 几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性色素

    王丽华;黄明发;

    本文从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提取方法以及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对番茄红素、玉米黄质、姜黄色素三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色素工业的发展。

    2008年01期 No.8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90 ]

试验研究

  • 国外天然酚类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高伦江;唐春红;董全;

    简述了国外天然酚类抗氧化剂最新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一些当前研究得比较多的、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提取物,以及天然提取物的各种抗氧化活性试验。

    2008年01期 No.8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18 ]
  •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植物香料研究进展

    陶鹰;朱保昆;郑凯清;姜兴涛;李建成;李庆廷;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按香料植物器官分类,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天然植物香料提取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超临界CO2萃取的技术特点和工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2008年01期 No.86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0 ]
  • 萝卜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杨杰;陈伟;陈惠;

    萝卜红色素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允许使用的天然着色剂之一,应用广泛;本文就萝卜红色素的化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8年01期 No.86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1 ]
  • 枇杷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田龙;鲁云风;

    本文建立了枇杷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提取的枇杷多糖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枇杷多糖经40%乙醇分级得到的组分Lens5,用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得到单一峰,Lens5的酸性水解液经纸层析和薄层层析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木糖,用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法测得其相对分子量为43000道尔顿。

    2008年01期 No.86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6 ]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的应用研究

    袁长贵;邓林伟;杨艳;陈永富;

    以低黏度的纯胶为壁材制得的微胶囊产品,其干燥速度、油的包埋率、货架稳定性、粉末在水中的分散溶化能力及自由流动性和斥水性,都优于阿拉伯胶、糊精、麦芽糊精等壁材原料做成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自由流动性和分散性,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十分稳定。本文就低黏度纯胶作为微胶囊壁材的应用详细地介绍了这类产品的结构、品种、性能、应用情况。

    2008年01期 No.86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15 ]
  • 花生蛋白磷酸化改性的研究

    沈宁;杨光;孙亦鸣;

    以花生粕为原料制取磷酸化花生蛋白,研究了各因素对蛋白质乳化性的影响,并以乳化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在pH是8.5,STP浓度为8%,时间3h,温度25℃时的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花生蛋白乳化性最好。并分析了乳化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2008年01期 No.86 96-10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28 ]
  • 红曲抑菌成分液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都海渤;王异静;李慧;

    本文采用二水平实验设计法及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曲抑菌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研究影响红曲抑菌作用的9个相关因素,并对影响抑菌效果的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抑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是大米粉和黄豆粉,两者之间有交互作用。最优培养基是:大米粉5.8%、黄豆粉0.5%、葡萄糖3%;NaNO30.4%、酵母粉0.5%、ZnSO40.02%、MgSO40.1%、KH2PO40.5%,此条件下培养的红曲抑菌活性最好。

    2008年01期 No.86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3 ]
  • 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进展

    朱爱玲;俞善信;刘美艳;

    固体酸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评述了对甲苯磺酸、磺化苯膦酸锆、三氯化铁、硫酸铁、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钛、硫酸锆、一水硫酸氢钠、杂多酸和分子筛等固体酸催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酯的结果。

    2008年01期 No.86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1 ]
  • 胃蛋白酶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王莹;张丽萍;

    本文阐述了以胃黏膜为原料生产胃蛋白酶的多种先进分离纯化技术和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根据不同方法和特点,提出了进一步的技术研究思考。

    2008年01期 No.86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5 ]
  • 利用流加发酵进行耐氧两歧双歧杆菌高密度培养的研究

    倪雪朋;熊三玉;管斌;孔青;郑君;王艳;

    分别讨论了耐氧两歧双歧杆菌在小瓶培养、发酵罐间歇培养以及流加培养的生长代谢特性,探讨了实现其高密度培养的途径。在发酵罐流加培养试验中,通过流加碱和流加基质培养,使双歧杆菌生长的OD600值达到1.67,菌体浓度约为6.3×1010个/mL,乳酸浓度达到620mg/100mL。并使双歧杆菌生长的周期明显延长。

    2008年01期 No.86 114-11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53 ]
  • 麦芽糖的粉末活性炭脱色研究

    赵燕;李建科;

    研究了六种不同的粉末活性炭对麦芽糖液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F的脱色效果较好,且对麦芽糖液中的色素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麦芽糖活性炭脱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活性炭用量,且最佳活性炭用量是麦芽糖液干物质质量的2.0%。

    2008年01期 No.86 118-12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8 ]

开发应用

  •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李玉珍;肖怀秋;兰立新;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在食品工业及其它工业,如乳制品、肉制品中、烘焙食品、面制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生产以及生物聚合物基的抗菌包装等方面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分离蛋白在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展望与建议。

    2008年01期 No.86 121-12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9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8 ] |[阅读次数:296 ]
  • 低糖凝固型柳橙酸奶的研制

    梁莹;崔炳群;黄建蓉;

    研究了以奶粉和柳橙果肉为原料,并以高倍甜味剂替代大部分蔗糖来生产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及工艺。通过感官测评确定甜味剂的最佳配方:蔗糖2%,安赛蜜0.015%,三氯蔗糖0.00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奶粉、稳定剂、果肉的用量,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最终获得风味突出、质感细腻的酸奶。

    2008年01期 No.86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7 ]
  • 叶蛋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周莉;刘明春;

    着重综述了植物叶蛋白的定义、营养价值、生产工艺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并指出植物叶蛋白具有开发利用前景。

    2008年01期 No.86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11 ]
  • 葡萄种子提取物在食品保鲜中的机理及应用

    朱峰;郑海鹏;孔祥建;郭辽朴;

    葡萄种子提取物是一种由葡萄种子加工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物质。它具有抑菌、抗氧化的特性,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对食物的侵害,发挥保鲜剂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葡萄种子提取物进行食品保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葡萄种子提取物作为食品保鲜剂的作用机理,同时展望了葡萄种子提取物在食品保鲜上的应用前景。

    2008年01期 No.86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3 ]
  •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尼泊金丁酯

    陈丹云;蔡永红;何建英;

    采用四氯化锡为催化剂合成尼泊金丁酯,考察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带水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价廉易得,后处理方便,不需加带水剂,收率高等优势。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收率为99.6%。

    2008年01期 No.86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2 ]

分析测试

  • 冷冻—超声波提取β-胡萝卜素的条件优化

    刘绪广;韩克锋;冯作山;

    β-胡萝卜素是人体内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提出了冷冻—微波解冻的方法来达到破碎细胞壁和降低原料中水分的目的。经研究可使胡萝卜中水分降低45%,本实验并探讨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的最佳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提取温度为40℃,采用料液比为(g/mL)1∶6,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min,超声波处理次数3次,β-胡萝卜素提取率可达85%以上。

    2008年01期 No.86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9 ]
  • 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嵇大圣;熊汉国;付自政;孙明导;

    食品安全是当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研究的热点。灵敏、快速、安全、经济是当前制约食品安全检测的瓶颈,结合现代科技最新成果之一的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将是食品安全检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纳米技术及其材料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8年01期 No.86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00 ]
  • 非正态香精过程能力指数计算方法研究

    李坤健;赵世兴;

    对加工过程进行过程能力指数计算的基本假设是过程受控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现象,这使得传统的过程能力指数度量失准。本文在简单介绍过程能力指数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INITAB的简易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的方法,并结合香精香料生产过程进行了实证。

    2008年01期 No.86 147-15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金莲花黄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赵二劳;陈婕;郭青枝;

    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的金莲花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金莲花黄色素具有较强的耐酸、耐氧化性,高温对色素有降解作用,但60℃以下稳定性良好;还原剂和光照对色素有明显影响,而常用食品添加剂食盐、蔗糖等对其无影响。

    2008年01期 No.86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9 ]
  • 奶香香精陈化过程中一些化学现象初探

    秦朗;甘望宝;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一款自制奶香精新配制时与陈化三月后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并初步解析了其中的几种香原料如酮类、酸类、醛类、内酯类等在陈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

    2008年01期 No.86 15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0 ]
  • 竹康宁中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

    宫维娜;于惠春;陈伟;

    目的:研究竹康宁中竹叶总黄酮的提取及测定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乙醇回流提取法和硝酸铝比色测定法进行试验。结果:确定了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是:70%乙醇,料液比1∶30,90℃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比色法测定3批次竹康宁中的竹叶黄酮,回收率为88.0%92.0%,RSD为1.3%2.2%,样品含量在5.1%5.3%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易于推行,结果令人满意。

    2008年01期 No.86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1 ]

法规与标准动态

行业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