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添加剂

China Food Additives

行业导航

品牌展会

前沿资讯

专论综述

  • 大豆肽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管风波;宋俊梅;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水解产物。大豆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平衡且丰富。作为一种新型大豆深加工产品,大豆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优越的生理功能和理化特性,这大大拓展了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豆肽的生产工艺开发,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大豆肽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功能因子在一些食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2008年02期 No.87 49-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2 ]
  • 电子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张晓敏;

    电子鼻是一种新颖的模拟人的嗅觉来分析、识别和检测复杂嗅味和挥发性成分的仪器。本文阐述了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及其原理,并介绍了电子鼻在果蔬成熟度评价、饮料及酒类识别、肉制品检测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8年02期 No.8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183 ]
  • 番茄红素稳定性研究综述

    毛立科;高彦祥;

    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降低癌症、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是目前功能食品、药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番茄红素稳定性差,容易发生降解和异构化。本文综述了热、光、氧气、添加剂等环境因素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微胶囊技术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做了简要介绍。

    2008年02期 No.87 57-6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96 ]
  • 食品乳化剂的特性及在油脂乳化中的应用

    刘宝亮;康可佳;

    本文详细介绍了食品乳化剂的特性、乳化机理、油脂乳化方法及乳化剂的选择。

    2008年02期 No.8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200 ]
  • 乳清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贺家亮;李开雄;

    概述了乳清蛋白的种类和基本性质,分析了其功能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8年02期 No.87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66 ]
  • 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李文芹;张志国;王立军;

    论述了低聚糖的种类、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008年02期 No.87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72 ]

试验研究

  • 国外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陈冬梅;唐春红;

    食品防腐剂是防止因微生物的作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本文就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分类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发展现状,此外,还简要说明了食品防腐剂的安全使用问题。

    2008年02期 No.8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3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352 ]
  • 新型功能性配料—低血糖慢消化淀粉的研究

    缪铭;江波;张涛;

    淀粉作为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性资源,具有价廉易得、可降解性和易转变成淀粉衍生物等特点。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淀粉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尤其通过各种方法对淀粉的改性一直是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厂商的研究热点。慢消化淀粉是一类新型的功能性配料,由于其特殊的功能特性而日益成为现代营养学和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慢消化淀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其结构、消化性能、形成、生理学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2008年02期 No.87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0 ]
  • 韦兰胶的特性、生产和应用研究进展

    郭建军;李建科;陈芳;赵燕;霍树春;高炜丽;

    韦兰胶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多糖,本文简要介绍了韦兰胶的结构、性能;综述了它在石油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水泥工业中的应用;进一步介绍了它的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的市场前景。

    2008年02期 No.87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80 ]
  • 雪莲果加工过程中绿褐变原因初探

    王文光;袁唯;

    雪莲果是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的一种块茎水果,近几年来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得到世界的关注。然而雪莲果制品由于受到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自身成分的影响而很容易发生绿变,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品质,而且营养和风味也会发生改变。本文根据雪莲果在结构和成分上的特殊性,对雪莲果在加工过程中绿褐变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控制雪莲果绿变现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认为合理的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雪莲果在加工过程中的绿变现象。

    2008年02期 No.87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87 ]
  • 微波与NTG复合诱变育种Klebsiella高产异淀粉酶突变株

    米运宏;邓梁华;黄静;韦振雷;梁智;

    从原始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出发,经过微波与NTG复合诱变后,筛选、初筛分离得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NCP-03,酶活力由原来的28U/mL提高到210U/mL,比原始菌种产酶活力提高了近7倍。并对NCP-03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2008年02期 No.87 96-9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00 ]
  • 硫酸镓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的研究

    张霞;

    以硫酸镓为催化剂,正丁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镓是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酯化催化剂。适宜反应条件下收率可达92.0%。

    2008年02期 No.87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5 ]
  •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速溶茶粉提取工艺的研究

    葛尧;陈文伟;贾振宝;蒋家新;胡志卓;

    目的:利用低档红茶碎末提取茶色素后的茶渣制备速溶茶粉。方法: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速溶茶粉浸提工艺。结果:最优浸提工艺条件:浸提温度75℃,固液比10.5∶1,浸提时间26m in,提取率为17.35%。结论:提取茶色素后的茶渣可制备速溶茶粉,提高附加值。

    2008年02期 No.8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48 ]
  • 固定化红曲霉发酵水溶性色素的研究

    李存;王琛;张宏宇;李韬;

    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化红曲霉高产水溶性色素的菌株,将其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的发酵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了固定化细胞的发酵特性和发酵稳定性。

    2008年02期 No.87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0 ]
  • 纳豆激酶的安全性试验

    黄晓曼;杨鹊;邱志健;曾琳玲;彭中健;夏枫耿;

    研究了具有强纤溶性纳豆激酶的安全性,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及最大耐受剂量评价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纳豆激酶小鼠半致死剂量LD50(尾静脉注射)为172.6kU/kg.bw,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为400 kU/kg,口服安全性很高。

    2008年02期 No.87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09 ]
  • 蔗糖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王超;何李;

    概述了蔗糖多酯的组成及性质,重点综述了蔗糖多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法、无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等不同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应用。

    2008年02期 No.87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2 ]
  • 葡萄籽油的生理功能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郑炯;余浪;王寅;

    葡萄籽油是从葡萄酒酿造和生产中的下脚料——葡萄籽中提取的食用油脂,葡萄籽油中富含亚油酸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种有待开发的营养保健油。本文就葡萄籽油的组成、生理功能以及提取与精炼工艺作一综述,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8年02期 No.87 117-11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7 ]

开发应用

  • 浅谈辣椒红在精制过程中温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万国圣;

    简要叙述了温度控制在辣椒红精制过程中的显著意义,着重讨论了辣椒红精制过程中温度过高对于产品色价和吸光比的影响。

    2008年02期 No.87 120-1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在冷冻饮品中的应用

    沈东瑞;侯锡猛;陈德彬;王震;魏成杰;

    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从产品的口感,组织状态,风味及甜度等方面研究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在冷冻饮品中的应用。得出了人工合成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应用在冷冻饮品可得到良好的口味,且不影响混合料的熔化和搅打性能。此结果对冷冻饮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2008年02期 No.87 123-1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杜氏盐藻及其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伍先绍;贺稚非;龚霄;

    杜氏盐藻含有蛋白质、天然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糖等,其中β-胡萝卜素、多糖等营养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可应用于功能食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杜氏盐藻的营养成分分析、毒性、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最后总结了杜氏盐藻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2008年02期 No.87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0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46 ]
  • 啤酒废酵母中还原型谷光甘肽提取

    马德功;崔文文;

    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天然的活性短肽,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等生理功能。本文分别采用微波辅助法、热水抽提法和其它抽提法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GSH,主要探讨了微波辅助法和热水抽提法的提取工艺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热水抽提和微波处理是两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其中微波法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2008年02期 No.87 131-1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6 ]
  • 柑橘皮中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雷昌贵;孟宇竹;蔡利;

    柑橘在加工生产橘汁和新鲜使用时,约产生30%50%的皮渣,这些皮渣中有许多有用的成分,黄酮是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本试验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对柑橘皮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了柑橘皮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提取时间28h,柑橘子皮黄酮的提取率为1.843%。

    2008年02期 No.87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64 ]
  • 豆豉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相的变化

    孙森;宋俊梅;曲静然;

    通过实验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菌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后发酵过程中由于高渗透压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微生物不能生长。但少数的耐盐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能够暂时适应该种环境,呈现暂时生长趋势并产生大量的酶。同时制曲过程中霉菌所产生的蛋白酶等一直作用于后发酵过程中。利用这些酶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豆豉所特有的色、香、味以及豆豉所特有的功能性营养成分。

    2008年02期 No.87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160 ]
  • 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对鲜切青苹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王修俊;刘颖;邱树毅;李宝升;

    将复合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鲜切青苹果保鲜中,利用复合磷酸盐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既能有效防止酶促褐变,又能解决叶绿素褐变问题。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添加剂(磷酸盐∶维生素C∶柠檬酸)的最佳配比为0.4%∶0.04%∶0.8%,最适用量(复合磷酸盐水溶液∶鲜切青苹果)为100mL∶100g且温度15℃保鲜效果最佳,而且使用量均低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的用量要求。

    2008年02期 No.87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1 ]
  • 桑叶的化学成分、生理功能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王储炎;范涛;代君君;

    主要介绍了桑叶的化学成分,综述了桑叶的生理功能和在工业中的应用,并就桑叶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8年02期 No.87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205 ]
  • 新型防腐剂富马酸淀粉甲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张庆;周如金;李春海;乔艳辉;吴文浩;

    富马酸淀粉甲酯(SMF)的合成分为2步:先由富马酸单甲酯(MMF)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富马酸单甲酯单酰氯(MMFC),MMFC再与可溶性淀粉反应可得SMF。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酯化度为12.03的SMF合成工艺为:摩尔比为3∶1的亚硫酰氯和MMF在100℃下回流45m in,得无色MMFC液体,收率可达92%以上。摩尔比为40∶1的MMFC与可溶性淀粉在25℃反应16h,再分别经40%乙醇溶液和10%KHCO3溶液洗涤至pH=7,所得白色固体即为富马酸淀粉甲酯,其抗菌活性与富马酸单甲酯相当。

    2008年02期 No.87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5 ]
  • 高效装载的水溶性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彭姣凤;李建成;李庆廷;杨剑;

    以麦芽糊精和麦芽糖作为壁材、以变性淀粉为乳化剂将薄荷醇封存于稳定的玻璃态结构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薄荷醇微胶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薄荷醇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在1 3μm之间,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75μm。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总薄荷醇含量和表面薄荷醇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荷醇微胶囊具有高的保留率、包埋率和微胶囊化效率。微胶囊化薄荷醇的水溶性好、稳定性强,使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保健药品中。

    2008年02期 No.87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1 ]

分析测试

  •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邵金良;黎其万;董宝生;刘宏程;束继红;

    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确定以茶氨酸为标准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反应pH为8.0,缓冲液和显色剂的用量为0.5mL,沸水浴加热15min,冷却10min后加水定容到25mL在最大吸收波长570nm处测定吸光度。

    2008年02期 No.87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68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1 ] |[阅读次数:362 ]
  • 气相色谱法测定栝楼籽油中脂肪酸组成

    李福星;张冬;

    栝楼籽油为栝楼籽经压榨或溶剂浸出后所得的油脂,本文通过索式提取法浸提得到绿色栝楼籽油,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其脂肪酸组成。栝楼籽含油率为37.25%,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9.87%,硬脂酸1.37%,油酸29.66%,亚油酸44.29%,另外还检测到一未知脂肪酸,含量为14.83%,经初步推测,应为栝楼酸。本试验为栝楼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2008年02期 No.87 166-16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6 ]
  • 红花色素成分的研究

    马自超;寺原典彦;

    通过制备色谱从红花色素中分离出红花红色素和红花黄色素的7种成分,并通过色谱和光谱的方法鉴定了其中的5种成分结构。

    2008年02期 No.87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7 ]

法规与标准动态

行业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