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海燕;覃拥灵;
实验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黄原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优化的培养条件为:糖蜜酸化水解液糖度12°Bx,蛋白胨浓度8g/L,培养时96h,发酵温度28℃,接种量10%,pH7.5,在优化的培养条件下黄原胶的产量可达35.28g/L,是初始培养条件产量22.14g/L的1.59倍。
2012年02期 No.11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3 ] - 李君珂;姜子涛;李荣;谭津;
测定了首乌叶黄酮的总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对卵黄脂蛋白脂质抗氧化能力,并与合成抗氧化剂维生素C(VC)和没食子酸丙酯(PG)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首乌叶黄酮溶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首乌叶黄酮溶液对卵黄脂蛋白脂质抗氧化能力优于VC和PG,其总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优于PG略低于VC,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优于VC低于PG,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比VC和PG略弱。
2012年02期 No.111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78 ] - 李军军;崔波;檀琮萍;
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米曲霉发酵玉米胚芽粕生产玉米多肽的最佳发酵条件:玉米胚芽粕含量为40%(60%麸皮),培养基含水量为74%,培养基接种量为7%,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84h。在此条件下玉米肽转化率达到最大为36%。并对制得的玉米肽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经截留分子质量104的中空纤维柱超滤,得到分子质量在104以下的超滤液,超滤液经SephadexG-25柱分离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共洗脱出2个峰。经过计算,其各级玉米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大约为5128和1626 Da。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两种组分的纯度,我们在实验中用Tricine-SDS-PAGE电泳进行了验证,并证明确实主要为两种组分,与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结果相符。
2012年02期 No.111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5 ] - 龚本前;刘钟栋;杨永美;毕礼政;郭培培;
老化对淀粉的生理效价和生物降解具有决定性作用,糊化淀粉在存放过程中,淀粉分子发生自组,其直链淀粉及支链淀粉的直线部分趋向于平行排列,从无定形态回复到晶体态,出现老化现象,会导致淀粉基生物材料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大幅降低。本课题对直链淀粉含量、水分含量及乳化剂种类对糯质小麦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比较乳化剂对糯质小麦淀粉及普通小麦淀粉老化特性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的含量、水分含量都与糊化淀粉的老化程度呈正相关。直链淀粉的含量是决定淀粉老化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乳化剂与淀粉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减缓了淀粉的老化。同时乳化剂的复配能一定程度地加强抗老化的效果。总体上讲,糯质小麦淀粉的各种良好的理化特性,使其在淀粉基生物材料抗老化上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2012年02期 No.111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4 ] - 万莹;杨青;谢鑫;万端极;
随着天然色素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本文研究了膜技术用于紫薯花色苷天然色素的分离与纯化的工艺,给出了各级膜过程运行状况,其试验数据可供工业化生产的参考与借鉴。实验中分别对比砂芯过滤、微滤、超滤对紫薯花色苷色素粗提液纯化的影响,确定了微滤-超滤联用的色素纯化工艺,且比对了纳滤与反渗透对超滤滤液的浓缩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微滤-超滤联用处理紫薯花色苷色素粗提液后,能得到较小固含,较高色价的色素溶液;浓缩实验中,纳滤与反渗透能到达同样的浓缩效果,但反渗透膜昂贵,运行压力更大,相比之下采用纳滤浓缩更为经济,且纳滤膜可以使小分子物质透过,对色素溶液起到了进一步纯化的作用。
2012年02期 No.11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61 ] - 张玉良;汪志明;唐孝鹏;
利用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 I49-N18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优化筛选出最适于高山被孢霉斜面培养、种子摇瓶培养以及摇瓶发酵培养的配方,稳定的培养基配方为后续发酵生产提供保障。通过培养基配方单因子试验分别对碳源、氮源、无机盐、氨基酸、植物油等原料的合适添加量进行初步确定,然后设计正交实验进行验证。考察初始葡萄糖浓度在高山被孢霉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过程中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分析脂肪酸主要组分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考察结果显示发酵培养基中补充添加800 1000mg/kg磷酸盐,添加600 1000mg/kg谷氨酸钠盐、添加0.04%0.12%植物油可以有效提高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产量。通过发酵工艺放大,在200m3发酵罐规模的发酵生产中得到应用,发酵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培养7d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ARA)的产量达到10g/L以上。
2012年02期 No.111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1 ] - 郝鹏鹏;倪晋仁;孙卫玲;
目的: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在大鼠血清中的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叔丁基对苯二酚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清样品,运用实用药代动力学软件对平均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及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叔丁基对苯二酚在49μg/L 503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2=0.9989,检出限为15μg/L,加标回收率为93%96%,相对标准偏差为8%15%。叔丁基对苯二酚在大鼠血清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大鼠灌胃后,叔丁基对苯二酚在血清中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为0.12h 0.27h,分布相半衰期为0.12h 0.48h,消除相半衰期为3.51h 14.39h。结论:叔丁基对苯二酚在大鼠血清中的吸收、分布和消除都较快。大鼠血清中的叔丁基对苯二酚浓度无显著性别差异,并以高于与剂量呈正比的方式增加,随着剂量的升高,叔丁基对苯二酚代谢饱和。
2012年02期 No.111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刘开华;张宇航;邢淑婕;
目的:分析壳聚糖与茶多酚对南湾鳙鱼肉进行涂膜保鲜的可行性。方法:用壳聚糖和茶多酚混合液处理南湾鳙鱼肉,结合PE保鲜袋包装低温贮藏,评定鱼肉冷藏过程中质地、色泽及气味的变化,并测定其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等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研究壳聚糖和茶多酚联合对南湾鳙鱼的保鲜效果。结果:壳聚糖中添加茶多酚可明显抑制鱼肉pH、TVB-N值和细菌总数的上升、感官品质下降较慢。结论:壳聚糖联合茶多酚对鳙鱼肉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保鲜剂和不处理组,1%壳聚糖+0.3%茶多酚的复合保鲜剂对鳙鱼肉的保鲜效果最佳,鱼肉的保质期比对照延长10d以上。
2012年02期 No.11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92 ] - 赵翾;李红良;伍杏月;
以红豆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红豆酸奶的发酵工艺。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红豆浆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对红豆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正交试验,并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红豆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豆浆浓度10%,红豆颗粒量5%,蔗糖添加量8%,奶粉添加量10%,接种量4%,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5h。采用本工艺得到的红豆酸奶色泽微红,酸甜可口,爽滑细腻。
2012年02期 No.111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1 ] - 程红娜;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植物体内还具有良好的分布和较强的输导能力,是高效、低毒、无污染、对人畜安全的天然产物,在医药和农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芋艿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技术。以盐酸小檗碱为标准物质,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含量。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芋艿总生物碱提取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60℃,此条件生物碱提取率为0.212%。
2012年02期 No.11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4 ] - 林杰;
研究了以柚皮为原料,酶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柚皮甙的工艺条件。以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酶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酶处理温度50℃、pH4.0、加酶量3%、处理时间2.5h的条件下,柚皮甙的提取率可达到3.68%,用酶辅助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提取所得的菊苣酸较传统提取方法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的纯度好,流程简单的优点,相对直接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能够进一步提高提取率的优点。
2012年02期 No.111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张媛媛;
系统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Tween-40、Tween-60、Tween-80、曲通-X-100(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表面活性剂添加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添加时间对大肠杆菌BW25113生长和发酵产L-鸟氨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酵0h添加浓度范围为0.1g/L 2g/L的表面活性剂时,Tween-40、Tween-60、Tween-80、Triton X-100和SDS对大肠杆菌BW25113的生长和L-鸟氨酸的产量均无影响,而CTAB对L-鸟氨酸生物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TAB的作用效果因CTAB的添加浓度和添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发酵8h添加与0.1g/L为CTAB最适添加时间和最佳添加浓度。在该条件下,添加CTAB对大肠杆菌BW25113发酵产L-鸟氨酸的促进作用最大,L-鸟氨酸产量可达743mg/L并且几乎不影响大肠杆菌BW25113的生长。与不添加CTAB的对照组相比,L-鸟氨酸产量提高1.25倍,发酵周期也缩短10h。
2012年02期 No.111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1 ] - 汤务霞;张银;汤超;蒋雅莉;代杰;
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其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菜籽饼多酚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以菜籽饼为材料,探讨用乙醇浸提多酚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抗氧化性。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初始pH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乙醇浸提菜籽饼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12∶1,温度52℃、初始pH为3,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1.96mg/g。以鞣酸、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多酚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多酚提取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2012年02期 No.111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4 ] - 晁红娟;孙晓霞;吕红萍;许新德;邵斌;
玉米黄质和叶黄素是两种仅存于人眼睛中的类胡萝卜素,在保护视力、预防老年黄斑变性和白内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业化生产玉米黄质一般均由叶黄素经异构化所得,该种方法制备的玉米黄质往往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影响了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诸多方面的应用。本实验以玉米黄质含量和THF以及丁酮残留量为指标,考察了丁酮的添加方式、添加体积以及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以及丁酮用量对去除杂质后的玉米黄质中溶残的去除方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黄质经THF溶解除去杂质后蒸干,添加30倍丁酮,70℃搅拌8h,玉米黄质含量达81.2%,且THF和丁酮可以得到有效去除。经反复实验验证,该工艺所得玉米黄质不仅含量有所提高,且杂质和溶剂残留均可得以有效去除,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2012年02期 No.111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刘鲁林;鲍小丹;许中敏;常欣;
研究了三种多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在冷冻水产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和国内外相关允许添加的法规情况。介绍了多聚磷酸盐在冷冻水产品中应用时持水性能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建议。目前,我国尚未批准其在冷冻水产制品中应用;在国际法规中,美国认定多聚磷酸盐为公认安全物质(GRAS),允许在冷冻水产制品中按照GMP要求添加;JECFA于1982年批准三聚磷酸钠,但水产品中应用处于征求意见中;在国际食品法典(CODEX)允许磷酸盐在冷冻水产制品(鱼片、虾等)和终产品中最大浓度为1%,而欧盟法规允许最大用量为5g/kg,巴西和加拿大等国食品局规定在不同最终产品中最大浓度为0.1%或0.5%。
2012年02期 No.111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56 ] - 王怡;陆利霞;熊晓辉;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低热量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即食鲜切水果和果汁的消费也逐渐增加,它们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鲜切水果和果汁由于组织和形态被破坏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污染,如果加工或储存条件不当,极易造成微生物致病和腐败。微生物学、酶学、化学或物理学变化均能引起鲜切水果与未高温消毒果汁的质量损失。其中,微生物造成的损失非常重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微生物毒素或病原微生物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二是微生物腐败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使用防腐剂可以有效减少微生物污染增强安全性。天然防腐剂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能保持品质特征,近年来,将其用于鲜切水果与未高温消毒果汁以防止微生物腐败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来自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天然防腐剂对鲜切水果和果汁中病原微生物及腐败微生物的抑菌作用。
2012年02期 No.111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8 ] - 刘香海;刘璘;
TG酶是一种能够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产生交联作用的生物酶,因此作为肉类重组加工的一种手段而得到应用。近些年来,国内外对TG酶在肉类重组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许多研究。随着消费人群对健康食品认识的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TG酶作为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其来源广、添加量少、不会有副产物生成,对人体是非常安全健康的。本文概述了TG酶的催化机制,并从TG酶的基本性质和在肉类重组制品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讨论了TG酶的分子与结构、热稳定性、pH稳定性、钙离子对其酶活性的影响、高压对其催化的影响、TG酶底物、TG酶浓度对重组肉制品粘接性的影响、金属离子对其酶活性的影响与TG酶催化不同肉类蛋白发生交联的能力。
2012年02期 No.111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26 ] - 朱豪;梁彬霞;赵文红;钱敏;白卫东;
酚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大量研究表明酚酸具有如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橘皮中含有丰富的酚酸,而目前对橘皮酚酸的提取分离等方面的报道很少。本文综述了橘皮酚酸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新进展。提出了今后橘皮的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柑橘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No.111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41 ] - 范亮;张彧;姜铁民;陈历俊;
鸡胚蛋是受精鸡蛋孵化至一定天数后,还未破壳,可食用的鸡蛋。鸡胚蛋在温暖条件下21天即可孵化出小鸡,这意味着鸡胚蛋中含有构成生命体的所有成分。而在孵化过程中,通过多种酶的作用,鸡胚蛋内的营养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国内外对不同孵化期间的鸡胚蛋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也有一定的研究,本文对鸡胚蛋在孵化期间的营养成分变化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转移情况,脂肪以及氨基酸等含量的变化,维生素含量的变化,金属离子含量以及其他一些功能性成分的变化情况等,如免疫球蛋白,牛磺酸含量等。
2012年02期 No.111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9 ] - 周蓓莉;肖进文;刘生峰;李应国;
亚硝酸盐是一种传统的发色剂,能赋予肉制品诱人的色泽,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有助于肉制品风味的产生和保持。但亚硝酸盐添加过量能引起中毒,同时又是强致癌物N-亚硝胺的前体物。腌腊制品在生产上需保证良好的色泽及安全性,完全不添加亚硝酸盐几乎是不可能的,应尽可能降低亚硝酸盐的使用量并积极寻找高效、安全的替代物。本文介绍了腌腊制品中亚硝酸盐替代物的研究进展,由于微生物制品迎合了人们要求食品天然化,不加或少加化学添加剂的愿望,因此本文对天然微生物制品替代亚硝酸盐进行了着重介绍。最后本文还对未来减少食品中亚硝酸盐危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2年02期 No.111 16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122 ] - 刘岭;陈复生;薛静玉;
目前,食品工业主要使用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但因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受到怀疑,所以人们开始寻找安全高效的复配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复配抗氧化剂的基本成分,主要有天然黄酮类、酚类、活性多糖类、维生素类以及皂苷单宁类等。阐述了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有修复再生、偶联氧化、吸收氧气、改变酶的活性和络合金属离子五大类,同时,列出了几种常见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茶多酚与VC、VE以及类胡萝卜素的氧化协同作用;维生素之间以及维生素同酚类和酸类物质之间的氧化协同作用等。同时对近年来天然复配抗氧化剂的新产品进行了概览,指出了目前在复配抗氧化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为复配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2012年02期 No.111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99 ] - 田华;张义明;
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本文就多糖的初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测定及应用做了综述,初级级结构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高级结构常用的测定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XRD)、原子力显微镜法(AFM)、电子显微镜(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核磁共振(NMR)、圆二色谱(CD)。目前多糖在医药、食品、动物生产、烟草、化妆品、环境治理等领域应用广泛。
2012年02期 No.111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112 ]
- 卫敏;李超;刘钟栋;
以常用调味品酱油和醋为原料,根据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特点,为降低溶剂成本并利于环保,采用直接蒸馏的方法对其进行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含量。首先对影响提取苯甲酸效果的因素如水浴时间、馏分体积、水浴温度、无水硫酸钠的加入量和蒸馏速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水浴时间和水浴温度对苯甲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有限的,而馏分体积、无水硫酸钠的加入量和蒸馏速度是影响苯甲酸含量测定的主要因素。将水浴时间设为4min,水浴温度设为1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馏分体积为82mL、无水硫酸钠的质量为7g、蒸馏速度为1.88mL/min时为最佳试验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蒸馏并测定苯甲酸含量,实验得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样品加标的回收率为91%102%。
2012年02期 No.111 199-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0 ] - 程玮嘉;周裔彬;张健;阮杨锋;
为探索碎米在鱼丸加工中的应用,本文以碎米和鳙鱼鱼肉为原料,探讨变性淀粉、磷酸盐、海藻酸钠三种食品添加剂对碎米鳙鱼鱼丸弹性模量的改善作用及最适宜添加量。以样品的弹性模量为指标,通过质构仪测定碎米鱼肉丸子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变性淀粉、磷酸盐、海藻酸钠的使用均可明显改善碎米鳙鱼鱼丸的弹性模量,单因素实验得到变性淀粉、磷酸盐、海藻酸钠的最适宜的添加量分别为14%16%、0.05%0.1%、0.05%0.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旋转回归分析,得到最优配方为:鱼肉30%、碎米粉55.4%、变性淀粉14.58%、磷酸盐0.0688%、海藻酸钠0.0748%。可为企业提供可行性参考和初步的理论依据。
2012年02期 No.111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4 ] - 林新花;洪瑞申;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ass)分别测定菊花中微量元素锌、铜、铁,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并对两种仪器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锌、铜、铁变量,AAS法和ICP-Mass法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测定的结果相近。两种方法最低检出限量分别为,AAS法铁0.4mg/L、铜0.4mg/L、锌0.08mg/L;ICP-Mass法铁0.0008mg/L、铜0.0008mg/L、锌0.0008mg/L。与AAS法技术相比,ICP-Mass技术将ICP的高温电离特性与四极杆质谱计的灵敏快速扫描的优点相结合,ICP-MS技术提供了最低的检出限,最宽的动态线性范围,且谱线简单、干扰少,分析精密度高,所以ICP-Mass法的准确度更高。ICP-Mass法可以同时测定菊花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分析周期短,提高了样品的分析效率。显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等的优点。而AAS法一次只能分析单个元素。
2012年02期 No.111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9 ] - 丁红梅;陈彬;杨俊;陈丹丹;
将不同阶段婴幼儿配方奶粉及配方谷粉样品经盐酸水解后,利用乙醚、乙醇及石油醚等提取剂,多次超声提取出脂肪后,利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经甲基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采用保留时间和MS/SCAN方法来定性,利用选择特征离子定量,测定出添加的7种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本文采用检测方法与国家相关标准相比具有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等优点,检测种类得到进一步拓宽。通过大量的不同阶段婴幼儿乳制品检测,以及一些加标回收试验等众多实验验证:本文采用的检测方法重现性比较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0 0.9998,线性范围达0.1 1000μg/mL;7种脂肪酸类营养强化剂检测值的RSD可达0.82%1.78%;样品加标回收率可达90%102.7%;本文采用的仪器检测灵敏度高,方法检测限为0.1mg/kg。
2012年02期 No.111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4 ]